近期,玉门市畜牧业服务中心针对异地调入畜禽落地监管工作滞后、落地监管率较低等问题,坚持问题导向,多措并举、多管齐下,指导乡镇辖区紧盯关键点,及时开展异地调入畜禽落地监管工作,不断提升落地监管率,全力保障“三春”生产畜牧业安全。
盯紧养殖生产环节。要求乡镇工作人员随时到场,手把手指导养殖场户在服务版“甘牧通”APP检疫出证系统注册基本信息,在审核通过后,取得生产经营主体代码,再提交检疫申报申请,正常开展畜禽出栏调运活动。至目前全市备案养殖场户已达到909家。
盯紧调引去向环节。通过下乡对接、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,督促官方兽医增强服务意识,对每批次检疫申报申请认真核查,确认到达目的地养殖场在检疫出证系统上注册,取得生产经营主体代码,能够正确操作落地确认的步骤流程。
盯紧检疫出证环节。官方兽医加强学习,不断提高业务水平,准确详细填写起运地、到达目的地等信息,确保与检疫出证系统上注册填写一致,保证能够正常到达“落地”。至目前全市检疫出证1650批次、正常“落地”1448批次,调出动物落地率达87.8%。
盯紧系统“到达监管”提示。乡镇官方兽医时刻关注移动端政务版甘牧通中“到达监管”功能模块,发现有调入本乡镇的检疫证明,及时联系对接,到场核查调入动物的种类、数量、临床健康、检疫证明等信息,指导开展隔离、饲喂、消毒等事项,在系统上进行落地确认监管。
盯紧系统“运输未到达”提示。为切实做好线下线上闭环管理工作,提升落地监管率,市畜牧业服务中心安排工作人员1名,专门关注系统“运输未到达”提示,及时提醒指导乡镇开展线下线上落地监管工作。自3月以来,全市跨省调入畜禽26批次、落地确认25批次,跨省调入动物落地监管率达96%,较3月底提高50个百分点;省内跨县市调入动物835批次、落地确认671批次,省内跨县市调入动物落地监管率达80.3%,较3月底提高15个百分点。
下一步,玉门市畜牧业服务中心要求各乡镇强化到场到户检查核查,强化线上线下操作指导,保证调出去、调进来的每批次畜禽都能正常“落地”,真正做到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全程监管、风险可控。